三月的中華大地春和景明,萬物復蘇。近期,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在北京隆重召開,5000多名代表委員,從生產生活一線帶來一份份議案提案,也帶來百姓的心聲。每一次民意的匯聚,都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
??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本次兩會現場,多位代表、委員針對中醫藥領域作出相關發言以及提案,“發揮中醫藥優勢”、“國際化”、“產業融合”、“現代化”、“創新”詞語高頻出現,那么代表、委員們都針對中醫藥發展提了哪些意見和建議?海博特提煉了目前公開報道以及媒體資料中代表、委員們發言、提案的精華部分,為您呈現促進中醫藥發展的兩會聲音:??
一、建立健全中醫藥相關制度和標準
實施道地藥材地方政府專賣制度、推廣中藥材“三無一全”標準,提倡優勢中藥材優質優價,優質優先。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
改革增值稅優惠政策,在中藥銷售環節擴大增值稅免稅政策適用主體,建議擴大農產品增值免稅范圍,在中成藥生產環節統一適用增值稅稅率,在農產品進入深加工環節適用統一的增值稅稅率,建議改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張光奇
希望有更多‘中醫藥+’以及‘+中醫藥’的政策和方案出臺,形成全社會、多學科共同關注、共同發展中醫藥的良好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黃文秀
加強政府行政管理,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允許中醫院和中醫診療機構生產藥食同源膳品,促進中醫理論與現代營養學的結合,為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發展開新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
建議制定少數民族藥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標準和流程;出臺符合少數民族藥特點的備案、注冊管理辦法;將已納入地方醫保支付范圍的少數民族藥逐步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人社廳副廳長徐睿霞
應加強對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的支持力度;出臺有利于推動綜合醫院發揮中醫藥服務特色優勢的醫保政策;將中醫藥業務建設、中西醫結合工作納入綜合醫院等級評審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建立“中西醫并重”的綜合醫院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建立行業學會協會參與推動綜合醫院中西醫協同工作的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
加大對《專門規定》的宣傳解讀力度,各省藥監部門統一組織協調,邀請國家藥監部門通過走進地方、走進企業等方式開展宣貫培訓,系統性、針對性地解決中藥研發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幫助相關人員吃透政策關鍵點,懂政策、會實施。讓《專門規定》釋放強勁動能,推動中藥新藥研制與注冊管理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
二、加強對中醫藥文化優勢和臨床優勢研究
要發揮中醫藥抗衰老優勢;支持建設中醫藥抗衰老研究機構技術交流平臺;加速中醫藥抗衰老相關產品研發;支持醫療機構建立抗衰老門診;推動中醫抗衰老門診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相君
建議由國家有關部門牽頭,成立專家評審組,對中醫藥治療小兒腦癱的方藥、技法,進行綜合評估,出臺中醫藥治療兒童腦癱的康復標準及診療規范,在全國統一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
中醫兒科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值得關注,建議適當給予中醫兒科人才傾斜政策等激勵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張滌
應進一步強化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發揮學會與高水平醫院優勢,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優勢病種研究;設立專項,開展中西醫結合臨床優勢病種的國際標準與規范研究;創新中藥研發向中西醫結合臨床優勢病種傾斜;強化中西醫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
完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調劑使用政策,出臺相應的細化實施方案,支持、鼓勵醫療機構中藥制劑走出“院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黨委書記李浩
發揮中醫特色,提升疼痛綜合防控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
要進一步加強社區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要加快建立社區中醫‘治未病’健康服務體系;要加強社區中醫藥健康管理,積極探索社區中醫藥服務新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中醫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司富春
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治療重病大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合,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資源內涵,對古典醫籍精華進行梳理和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揚子江藥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徐浩宇
建議開展針灸臨床研究,建立符合針灸臨床特點的研究范式和評價方法;聚焦針灸基本科學問題,系統開展穴位對機體調控規律研究。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
要加強基層中醫藥綜合能力建設,促進中醫藥優質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開封市中醫院理事長龐國明
高效利用優質中醫醫療資源輻射,強化對基層中醫醫生系統培訓;探索、總結、推廣成熟中醫培訓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
可盡快設立國家中醫藥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將國家中醫藥博物館打造成為中醫藥文化遺產資源采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的國家級文化殿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
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要讓中醫藥在慢病預防、疫病防治,以及疾病康復全周期中發揮特色優勢,應從2個方面入手:“要能在科技平臺建設上取得發展和突破,為說清楚、講明白中醫藥作用機理提供更好的條件支撐;要在中醫藥人才培養上發力,培養更多符合中醫藥行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
三、提高中醫藥國際影響力
應多方合力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文化國際影響力;建議構建“中醫醫療隊—中醫藥中心—中醫院”三步走的中醫藥走出去模式;培育“中文+中醫”的推廣模式;持續開展中醫藥走出去專業化人才儲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
建議搭建中醫藥海外發展的平臺;推動海外中醫藥醫療服務項目;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項目。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張滌
要以創新模式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推動中醫國際傳播中心和總部基地建設;形成集醫療、科研、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播于—體的中西醫融合創新的高精尖醫療和中醫藥科研創新中心;打造可復制、易推廣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布局標準化海外中醫中心,以企業化或非營利組織模式運營,突出中醫診療特色。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
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中西醫結合研究平臺;發揮華僑紐帶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對外交流。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林堯
建議加強中醫藥海外跨文化傳播研究,加大中醫藥海外傳播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拓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渠道。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徐蘭賓
四、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
發揮涼山州中藥材資源優勢,發展中醫藥(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立涼山州中藥材種質資源庫,保護中藥材資源,建立涼山州院內制劑中心,促進少數民族藥臨床使用。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
盡快在李時珍的故鄉湖北建立李時珍國家中醫藥研究院,作為國家級中醫藥研究平臺,發揮國家和所在地兩個資源和兩個積極性。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馬駿
應注重歷史遺跡的保護與開發;要完善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旅游業和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深度融合;要做強做優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的開發建設,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華佗五禽戲第58代傳人、全國人大代表陳靜
★小結
隨著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重視,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及各級政府也不斷出臺各種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中醫藥迎來政策利好。享受著政策東風的沐浴,中醫藥產業上下游企業也在蓬勃發展,海博特專注中醫藥臨床CRO領域13年,為合作客戶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未來海博特也將繼續凝心聚力,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的領軍者,中成藥企業的陪跑者,全國中醫藥的踐行者,中醫藥臨床CRO的領跑企業,為推動中藥現代化、國際化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