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也稱原研藥,是相對于仿制藥的概念,指的是從機理開始源頭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完整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作為上市依據,首次獲準上市的藥物。相對于仿制藥,創新藥研發難度大、研發費用高,但能更好滿足臨床需求,其上市后的市場空間巨大、盈利能力更為可觀。
近些年來國家在積極通過各種政策鼓勵、支持創新藥發展。2015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提出了12項改革任務,拉開了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序幕;而后各種先行區的設立加速了國外已上市、國內未上市的藥品的臨床使用和注冊;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逐漸建立,新藥更加容易進醫?!?
從數據出發,我國整體創新藥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創新能力愈發增強,創新藥數量越來越多: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年度數據數據(2021年)》,2021年共批準創新藥生產品種45個,較2020年多了25個,批準創新藥臨床品種1522個,較2020年多了426個;
二、中藥創新藥發展勢頭強勁:2021年批準的45個創新藥生產品種中,有9個是中藥天然藥物,較2020年多了5個;1522個批準的新藥臨床品種中,有27個是中藥天然藥物,較2020年多了19個。
各級政府積極支持創新藥物研發
創新藥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方針,也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 2019年6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成都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提出要“提升新藥研發能力”,對1類生物制品、化學藥品,1類、2類、4類、5類中藥和天然藥物,完成Ⅰ期臨床試驗并進入Ⅱ期臨床試驗每項最高資助300萬元,完成Ⅱ期臨床試驗并進入Ⅲ期臨床試驗每項最高資助500萬元,完成Ⅲ期臨床試驗并取得注冊批件每項最高資助1000萬元,單個企業(機構)每年最高資助2000萬元。
★ 2020年2月22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規定(修訂)》,指出要“提升創新研發能力”,對自主研發及在廣州市轉化的生物制品、1-6類中藥、1-2類化學藥品(創新藥物的分類及界定規則,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藥品注冊分類標準適時調整)分階段給予資金扶持,支持臨床前研究階段的項目列入市科技計劃;新啟動臨床I、II、III期研究的新藥項目,經評審,按核定費用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經費獎勵,委托廣州地區藥物/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開展臨床試驗的,獎勵額度再增加50%,最高不超過450萬元、750萬元和1500萬元。
★ 2021年3月29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聯合印發《廣州知識城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提出要“加速創新突破”,對在黃埔區取得國家藥監局藥物臨床批件且進行產業化的創新藥或改良型新藥,在國內臨床試驗研發費用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根據其研發進度,分階段最高按實際投入臨床研發費用的40%給予資助:完成I、II、III期臨床試驗的,經認定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2000萬元、3000萬元扶持,單個企業每年最高1億元。對獲得新藥證書或注冊批件的,每個最高補貼1000萬元。
★ 2021年4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已在國內開展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由本市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在本市生產的1類化學藥、1類生物制品和1類中藥,按照不同臨床試驗階段,擇優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40%,最高分別為500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資金支持;每個單位每年累計支持額度不超過1億元。
★ 2021年7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將創新藥數量提升列為發展目標,明確“支持具有全球專利的新靶點、新機制、新結構、新技術等創新藥的研發,推動創新藥提交上市申請達到15個”。
★ 2021年9月16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全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發”,對在江蘇省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企業完成Ⅱ期臨床研究并已啟動Ⅲ期臨床試驗的創新藥物,已完成樣機(樣品)檢驗的醫療器械(需經臨床的已啟動研究)等產業化項目,擇優給予1000萬元—3000萬元資金支持。對已完成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以及由我省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在江蘇省生產的創新藥(藥品注冊分類為中藥1類、化學藥1類、生物制品1類),按照不同研發階段,擇優給予最高3000萬元資金支持。
★ 2022年1月30日,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局印發《2022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提出要“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加強創新產品研發支持”,對2021年10月1日以來,進入Ⅱ期臨床試驗及以后階段的1類、2類藥品,以及進入國家和本市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優先審查程序或在本市獲批注冊的人工智能/應急審批醫療器械,且確定在本市產業化的給予獎勵。其中,單個創新藥品獎勵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單個醫療器械獎勵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對以上通過FDA、PMDA、WHO等權威國際機構注冊并在相應國外市場實現銷售的創新藥品或醫療器械,再獎勵200萬元。
★ 2022年10月1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支持創新藥品研發生產”,支持創新藥品研發生產。對已在國內開展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進行產業化的1類化學藥、1類生物制品、1類中藥,按臨床試驗不同階段,經評審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40%,單個品種最高分別不超過1000萬元、2000萬元、4000萬元的資助。
海博特積極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廣州海博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是一家助力醫藥研發高效成果化的臨床CRO,始終聚焦于中醫藥臨床研究,包括中藥創新藥I、II、III、 IV期臨床試驗、上市后再評價、中藥二次開發及真實世界研究等。
海博特深耕中醫藥臨床服務領域13載,一直致力于中醫藥臨床CRO技術服務,從中藥創新藥上市前臨床試驗到上市后中藥大品種培育、中藥二次開發(新增適應癥),通過中醫藥真實世界研究大數據的應用及轉化,最終實現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目標。
公司在完成 B1 輪融資后,更加聚焦中醫藥領域,同時將業務從臨床 CRO 擴 展到前端(院內制劑轉化業務)和后端(大品種培育與真實世界研究業務),根 據《“三結合”指導原則》對傳統的臨床 CRO 業務進行中藥領域的重新定義,完成了符合中藥審評審批和監管體制的商業閉環邏輯,成為公司獨有的中藥 CRO 商業模式。
★ 2021年11月5日,海博特與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
★ 2022年4月,海博特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立,助力西南地區中醫藥產業發展。
★ 2022年7月,海博特醫藥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成立,探索中藥創新藥發展更多可能性。
★ 2023年2月23日,海博特主辦“醫療機構制劑成果轉化政策解讀會暨廣州市中醫藥產-學-研-醫-政-融對接會”召開,切實助力廣州市廣州市中醫藥事業的發展。